10月22日下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市工商联与南京仲裁委员会2025年度“诉调仲”联席会议在本会召开,会议由南京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丁淑琼主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雪雁、市工商联二级巡视员钱卫冰、南京仲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茹洋出席本次会议。

丁淑琼副主任指出,2024年12月由三家单位共同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诉讼调解仲裁工作协调机制的指导意见》实施近一年,成果丰硕,诉仲调衔接、仲裁保全、执行及司法审查等工作稳步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有序推进。今年5月20日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和明年3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仲裁法》对“诉调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三家单位及时总结经验,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纠纷化解方案。
赵雪雁副院长强调,南京市中院将从依法支持和监督仲裁、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多元解纷三方面着力推进“诉仲调”协调衔接机制:一是秉持支持与监督并重的司法理念,依法履行仲裁司法审查职责,统一裁判尺度,防范仲裁程序风险;二是深化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针对实践中疑难问题及时会商,共同研判新修订《仲裁法》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三是大力支持仲裁调解多元解纷工作,引导商事主体优先选择仲裁、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促进提升仲裁与商会调解的公信力与认可度,充分发挥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效能。
钱卫冰二级巡视员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对工商联的职能和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工商联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依法履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职能,加强引导与服务;二是发挥商协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与行业自律作用,规范开展商事调解;三是将重点推进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系统化建设,构建三家单位的常态化协调机制,共同助力民营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畅通企业寻求法律服务渠道。
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各方就协调机制运行中的具体问题和新《仲裁法》施行后衔接问题,从立案审查及执行、仲裁保全、协助调查取证与证据保全、虚假仲裁的识别与防范、仲裁协议认定问题及诚信仲裁、仲裁送达形式、诉仲调衔接以及涉外仲裁的范围等关键议题进行专题研讨,为南京市“诉仲调”机制的高效运行搭建行动框架。
最后,茹洋副主任对本次联席会议进行总结,并提出四点展望:一是建议建立三方线上常态交流与定期线下会商机制,明确各方牵头人,分层级高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二是希望法院和工商联在特色仲裁品牌打造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共同进机关、进协会、进园区,推进专业化仲裁服务的完善与推广;三是南京仲裁委将结合新《仲裁法》修订,做好新法与规则衔接,用好三方会商机制,加强互联互通,着力打造涉外仲裁南京样板;四是切实落实“诉仲调”衔接机制,协同破解案件分流、信息化平台对接、保全与执行等操作层面的难题,强化单位间协作效能。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国际商事法庭、立案庭、执行局,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经济处及南京仲裁办立案和发展部、案件承办一部、二部、国际仲裁部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