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南京仲裁委员会举办“‘南仲青年说’・共议仲裁实践与青年法律人时代担当”活动。河海大学法学实践中心执行主任范艳萍带领50余名河海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参与此次活动,通过实景参观、交流分享,深入了解仲裁实务,共话青年法律人的时代使命。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仲裁立案大厅、智慧仲裁庭、南仲文化墙、调解室等场所,通过讲解仲裁全流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仲裁工作、服务环境,零距离了解南仲文化。随后,观看了南京仲裁委员会宣传片,对其发展历程与职能定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分享环节中,立案和发展部秘书牟乐以《认识仲裁·走进南仲探索法律职业新方向》为题,详细阐述了仲裁的优势与特点、南京仲裁委员会的发展历程、机构设置等基本情况,并结合仲裁职业发展趋势,鼓励同学们关注商事仲裁领域,把握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带来的职业机遇,为未来职业规划拓展新方向。
立案和发展部秘书施逸展以“仲裁立案审查”为主题,从管辖权审查、立案材料审查、保全材料审查三个方面展开讲解。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仲裁协议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强调仲裁立案必须以有效的书面仲裁协议为前提。同时,他还详细介绍了仲裁申请书的撰写要求、证据材料的准备要点以及保全程序的操作流程,让同学们对仲裁立案的实务操作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案件承办一部秘书王琳以《仲裁秘书—仲裁案件的隐形守护者》为题,就仲裁案件管理进行了介绍。她分享了仲裁秘书在案件管理过程中如何公正高效推进仲裁程序,以及对案件进度的把控、与当事人的沟通协调等内容。她表示,科学的案件管理是仲裁质量的重要保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就仲裁员的任职条件、仲裁秘书的招聘流程、涉外仲裁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与三位秘书进行了深入交流。三位秘书结合自身经历和行业动态,逐一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并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模拟仲裁庭比赛、实习实践等活动,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活动最后,河海大学法学实践中心执行主任范艳萍老师作总结发言。她对南京仲裁委员会的精心安排和三位秘书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指出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范例,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南京仲裁委员会规范的运作机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大家打开了法律职业的新视野。她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宽职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法律职业方向,努力成长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南仲青年说”品牌活动旨在鼓励优秀仲裁青年通过身边事讲述仲裁故事,南京仲裁委员会将持续发挥品牌作用,深化与高校法学院合作交流,通过沉浸式参观、专业分享与互动研讨,助力青年仲裁人才成长,推动仲裁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创新,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