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子江法务区开园暨涉外法治专题培训活动在江北新区举行。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付向波,省十三届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王腊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玉明,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爱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章润等领导出席活动。南京仲裁委员会/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受邀参加本次活动。
自获批以来,新区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在线交易电子公证”获国务院推广,并设立全国首家境内外合作的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南京海事法院以及全省首家自贸区法庭和中国(江苏)自贸区仲裁院均落户在新区。这次法务区开园,将按照“司法审判集中区”“法律服务生态区”和驻各产业园区多点一站式涉企法律服务平台的“两区多点”总体布局,持续围绕“法律专业服务、法律服务产业、相关支撑产业、法律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培训”五条业务线,加快引导优质法律服务资源集聚,努力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法治服务高地。
活动上,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等16家多元法律服务机构签约入驻扬子江法务区,各家机构将在仲裁、域外法查明公证、调解、律师等方面建立起“一站式”法律服务供给体系,为国内外商事主体提供法务处理、争议解决方案。同时,搭建智慧化服务平台,为商事主体纠纷处置提供全链式保障。现场,扬子江法务区涉外法学实务服务项目揭牌活动同步举行,相关高校将与法务区携手产出更多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培养更多实践型涉外法治人才,为企业解决实务难题提供智力支持。
在企业涉外法律服务宣讲环节,南京公证处陈耀华就涉外常见商事类公证场景进行介绍。南京仲裁办立案和发展部秘书牟乐以“以仲裁为镜,透视跨境争议的化解之道”为主题,立足南京涉外仲裁工作实践,通过详实案例和数据分析,深入阐释了国际商事仲裁在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双重驱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