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仲裁委员会/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首页 > 仲裁资讯 > 仲裁动态
聚力行稳致远 坚持锐意创新 南京仲裁委员会2023年回顾
[发布日期: 2024-01-04]   本文已被浏览过: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南京仲裁办围绕省市中心工作,积极发挥仲裁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线下案件中,受理案件数、争议金额排名较前的案件类型为:建设工程,公司,房地产,买卖,知识产权。鼓励仲裁庭提高案件和解调解率、快速结案率和自动履行率,调解和解率57%,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无一起被法院撤销。

南京仲裁办获得2022年度全省仲裁工作成绩突出集体,4名同志获得2022年度全省仲裁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称号。此外,在2023年度全国277家仲裁机构公信力评选中,荣获“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评估高质量发展奖”。

聚焦省市中心工作,仲裁职能发挥新作用

一是推动仲裁融入重点领域商事纠纷治理。聚焦省市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市场主体的重点需求,在河西中央商务区金融城、雨花台区软件谷、南京航运交易中心设立仲裁联络点,为区内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入江北新区健康城、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江宁法律服务产业园、滨江商务区、秦淮硅巷等园区,走进园区内企业开展常态化的宣传活动。加大对造船、航运物流、跨境电商等企业走访力度,开展“法企同行”系列活动,走进企业110余家,举办仲裁普法讲座近50场,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引导企业运用仲裁方式解决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新能源、海事海商、网络主播等新类型案件稳步增长,海事海商、跨境电商等案件量有了新突破。

二是部门联动护航企业发展。积极承担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任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6条举措。参与由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工商联等多部门联动的“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联系调解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商事案件系统化分流、标准化速裁的工作模式。与市国资委、市司法局联合发文,高效服务国资平台,鼓励运用仲裁法律制度解决合同纠纷。积极参加政府协调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提供仲裁方案。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部门报送两期《仲裁专报》,发布仲裁业务数据、工作动态、典型案例,为化解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纠纷等提出仲裁建议。首次发布长三角知识产权仲裁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南仲案例入选1篇。

聚力涉外法律服务高地建设,仲裁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涉外人才选聘和培养。

南京仲裁办专门组建了国际仲裁部,选调了部门业务骨干,招聘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学历、具备海事海商和国际经济法专业背景的涉外仲裁秘书加入。与高校联合开展国际仲裁法律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培养、储备高层次涉外仲裁人才。

二是推进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实体化运行。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正式入驻自贸区,为境内外商事主体高质量“引进来”、大踏步“走出去”就近提供更加优质专业、高效便捷的仲裁服务。结合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集聚贸促会、司法局、江北新区法院、调解中心、公证机构、法律查明机构等涉外法律服务资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一站式”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护航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涉外仲裁法律服务。2023年以来,共受理涉外案件97件,相较去年同比增长33%,涉外案件数始终保持全国前十、全省首位。举办“涉外法律服务论坛”、“2023年江苏省港澳投资企业法律服务月”专场活动、与市侨联等单位联合开展“法律服务进侨企”系列活动、开展江北新区“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惠企行动、受邀参加全国海商海事业务交流会、全市跨境电商业务作主旨演讲等活动,举办两场国际工程实务培训和涉外、海事海商仲裁员座谈会,全年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涉外宣传、培训活动十余场。 

加强改革创新,仲裁公信力获得新提升

一是加强案件全流程把控。年初,启动“办案质效提升专项行动”,新增、修订十余项业务规范;下半年,创新上线个案评分系统,对仲裁员进行综合评分,目前已对656件仲裁案件,共472名仲裁员进行综合评分。优化仲裁员指定实施细则,在首席/独任仲裁员库中,结合地域、专业、职业、评分等综合因素进行人选推荐。开展“积案清理”,每月业务分析推进会、每周业务专题会,案均结案时间缩短10%。

二是智慧仲裁系统提档升级。优化升级“智慧仲裁”信息系统,有效解决商事主体跨区域仲裁不便,进一步降低经济、时间成本。开展网上立案服务,线上立案24小时“不打烊”,实行立案材料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可以足不出户提交立案申请。企业无仲裁案件证明“一次办”“无接触办”,将证明程序简化、证明材料量化,方便企业立等可取。充分利用全程录音录像、语音录入、远程开庭的智慧仲裁庭系统,每月组织开展庭审、调解、质证等近百次,极大方便了境内外当事人和仲裁员异地参与仲裁。

多措并举多元解纷,仲裁服务呈现新面貌

一是完善诉仲调对接机制。开展诉源治理工作,与秦淮法院设立诉仲调解仲裁联系点,对诉前纠纷进行调解,已接受法院委托调解商事纠纷百余件,争议金额9400余万元。与雨花法院进行对接,走进软件谷,为独角兽企业现场提供仲裁法律咨询和程序指引;在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大厅设立仲裁服务窗口,延伸仲裁服务,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与市中院、中国贸促会江苏分会共同签署多元解纷机制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一站式”平台。作为全国首批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试点,挂牌设立南京市旅游调解仲裁中心,已入驻南京旅游服务中心,接待处理近千件游客纠纷,为旅游企业合规经营、纠纷化解发挥仲裁作用。

在江北新区法院设立仲裁服务窗口

走进雨花法院商议诉源治理工作

在秦淮法院诉仲调解仲裁联系点,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

南京市旅游调解仲裁中心入驻南京旅游服务中心

二是融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仲裁全面入驻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非诉服务中心,通过“网格+仲裁”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仲裁服务窗口全覆盖,接受案件法律咨询300余件。江宁办事处入驻江宁区法律服务产业园,设立仲裁窗口;联合区司法局、区工商联联合举办江宁区仲裁业务培训活动,为区法院、区管委会、区商会以及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和驻地企业,开展仲裁制度宣讲两场。与百家湖商圈党总支合作共建,以党建引领仲裁服务商圈企业,提升江宁区及百家湖片区的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

下一步,南京仲裁办将继续坚持党对仲裁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建引领仲裁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引领作用,让品牌特色更加鲜明、仲裁队伍更加专业、内部治理更加科学、案件类型更加多样,将南京仲裁委员会/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打造成为有国际影响力、全国一流、长三角领先的国际化区域性仲裁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仲裁领先地、特色服务示范地、多元化解试点地、商事解纷优选地。


上一篇: 南京仲裁办与市工商联就2024年度深化合作进行交流座谈
下一篇: 2024我们再启新征程!
[关闭窗口]
南京仲裁委员会/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