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畅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路径,4月29日下午,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组织召开“江苏S基金专题座谈会”。南京仲裁委及金财投资、元禾控股、南创投、锡创投、盛世投资、孚腾资本、博华资本、博瑔资本等国资基金及市场化S基金管理机构负责人参会,共同为江苏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发展建言献策。江苏省财政厅、省委金融办、省发改委、省审计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南京仲裁办党组书成员、副主任茹洋受邀参加座谈。
会议围绕私募基金份额转让的政策支持、国资退出难题及交易机制创新展开深入探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在主题分享中指出,截至2024年底,我国存续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规模已超过14万亿,其中约3万亿资金规模面临到期,大量基金在未来3-5年也将面临集中到期退出问题。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在分享中还介绍了其准备上线的私募份额转让平台,该平台涵盖询价撮合、估值服务等新功能,探索“评估+交易+合规”一站式服务,助力国资份额规范化流转。
南京仲裁办立案和发展部副部长王传柱,结合南仲近三年350余起基金案例,分别从基金的横向关系剖析了合伙人、管理人、管理团队、决策机构和合伙人会议、关键团队、重大信息披露等问题出发,从基金的纵向关系分析了基金募投管退各个环节仲裁争议焦点和裁决要点,特别是国资基金退出的合法程序、价格评估、进场交易等难点问题,并从基金保值增值的客观需要与耐心资本的冲突、管理业绩的经营需要与实际投资风险的冲突、目标公司的稳健经营与基金资金安全的冲突处理,提出了合伙协议和地方基金管理办法“内化衔接”思路,增加基金各方的可预期性,通过裁决、调解和基金交易衔接的方法达到基金、目标公司利益和社会效果的最大化,实质性化解此类争议,为促进企业融资,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仲裁方案。
国资基金代表结合实践案例发言。部分代表在发言中表示,目前国资份额转让进场交易存在流程繁琐、价格公允难定、交易不活跃等问题;国资监管对“保值增值”的刚性要求与市场化定价存在冲突,导致资产折价交易难获审批。与会机构普遍呼吁:出台国资基金退出配套政策,统筹建立容错机制,简化并规范统一国资转让流程,探索政府及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S基金,为存量资产提供流动性支持。
市场化S基金管理机构从买方视角提出破局建议。盛世投资、博瑔资本建议:以江苏股交平台为核心,推动设立省级S做市基金;联合金融机构创新私募基金份额质押融资模式;政策推动国资基金进场挂牌,股交牵头作为第三方投后管理,开展绩效评价等工作。孚腾资本、博华资本分享了目前其他省份相关政策颁布及执行情况,以及通过接续基金、结构化、底层资产收购等创新方式完成国资份额交易的经验。
此次座谈会为江苏S基金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随着政策、资本、平台的多维发力,江苏有望在私募基金流动性改革中探索出“江苏方案”。